
乳房X光造影的必要性:數據說話
乳癌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每年有超過4,000名女性被診斷出乳癌,佔所有女性癌症病例的25%以上。乳癌的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尤其是40歲以上的女性,風險顯著增加。早期發現乳癌的存活率高達90%以上,而晚期發現的存活率則大幅下降至30%左右。因此,定期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是預防和早期發現乳癌的重要手段。
乳房X光造影(Mammography)是目前最常用的乳癌篩檢工具,它能檢測到微小的鈣化點或腫塊,這些可能是早期乳癌的徵兆。對於40歲以上的女性,建議每兩年進行一次乳房X光造影檢查。對於有家族病史或高風險族群,則可能需要更頻繁的檢查。數據顯示,定期篩檢可以降低乳癌死亡率達20%至30%,這充分說明了乳房X光造影的必要性。
常見迷思破解
「我很健康,不需要篩檢」
許多女性認為自己身體健康,沒有症狀就不需要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然而,乳癌在早期階段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等到出現腫塊或疼痛時,可能已經進入中晚期。因此,即使感覺健康,定期篩檢仍然是必要的。香港衛生署建議,40歲以上的女性應定期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以確保早期發現潛在問題。
「乳房X光造影會致癌」
有些人擔心乳房X光造影的輻射會增加患癌風險。事實上,乳房X光造影的輻射劑量非常低,相當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幾個月內自然接觸到的背景輻射。相比之下,早期發現乳癌的益處遠遠超過輻射帶來的潛在風險。香港放射科醫學會指出,乳房X光造影的輻射劑量是安全的,不會對健康造成顯著影響。
「自我檢查就足夠了」
雖然自我檢查是重要的,但它不能替代專業的乳房X光造影檢查。自我檢查只能發現較大的腫塊,而乳房X光造影可以檢測到微小的異常,這些異常可能是早期乳癌的徵兆。香港乳癌基金會建議,女性應結合自我檢查和專業篩檢,以達到最佳的預防效果。
針對不同風險族群的篩檢建議
高風險族群:家族病史、BRCA基因突變等
對於有家族病史或BRCA基因突變的女性,乳癌風險顯著高於一般人群。這類女性應從30歲開始,每年進行一次乳房X光造影檢查,並結合其他篩檢方式,如乳房超音波或核磁共振(MRI)。核磁共振對於高密度乳房的檢測效果尤為突出,但需注意體內是否有金屬植入物,因為核磁共振金屬相容性是一個重要考量因素。
一般風險族群
對於一般風險的女性,建議從40歲開始,每兩年進行一次乳房X光造影檢查。如果乳房組織較為緻密,可以考慮結合超音波檢查,以提高檢測的準確性。香港衛生署提供的乳癌篩檢計劃涵蓋了40歲以上的女性,建議大家積極參與。
乳房X光造影以外的篩檢方式
除了乳房X光造影,還有其他篩檢方式可供選擇,每種方式都有其優缺點:
- 乳房超音波:適合年輕女性或高密度乳房,無輻射,但對於微小的鈣化點檢測效果較差。
- 核磁共振(MRI):對於高風險族群效果顯著,但成本高且檢查時間長,且需注意核磁 共振 金屬相容性問題。
選擇篩檢方式時,應根據個人情況和醫生建議,選擇最適合的方法。例如,對於體內有金屬植入物的女性,核磁共振可能不適合,此時可以考慮超音波或乳房X光造影。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醫療機構
選擇醫療機構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 設備與技術:確保機構擁有先進的乳房X光造影設備和專業的技術人員。
- 醫生經驗:選擇有豐富經驗的放射科醫生,以提高檢測的準確性。
香港有多家提供乳癌篩檢的醫療機構,如香港乳癌基金會合作的醫院和診所。可以通過衛生署網站或相關機構查詢更多資訊。
根據個人情況,選擇最適合的篩檢方式
乳癌篩檢是女性健康的重要一環,不同年齡和風險族群的女性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篩檢方式。無論是乳房X光造影、超音波還是核磁共振,早期發現和治療是提高存活率的關鍵。建議大家定期進行篩檢,並與醫生討論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jpe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mfit,w_351,h_171/format,we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