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質密度檢查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骨骼健康是維持人體活動與生活品質的基礎,尤其隨著年齡增長,骨質流失速度加快,若未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導致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骼變得脆弱、容易骨折的疾病,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50歲以上的香港人中,約有30%的女性與20%的男性患有骨質疏鬆症。這種疾病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一旦發生骨折,尤其是髖部骨折,可能導致長期臥床甚至死亡。
骨質疏鬆的潛在危害不容忽視。除了骨折風險增加外,患者可能因疼痛、行動不便而影響日常生活,甚至導致心理問題如憂鬱。因此,定期進行骨質密度檢查是預防與早期發現骨質疏鬆的關鍵。透過檢查,可以了解骨骼健康狀況,並在必要時採取適當的治療或保健措施。
如何檢測骨質疏鬆?目前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每種方法各有優缺點,適合不同人群。以下將詳細介紹常見的骨質密度檢查方法,幫助您選擇最適合的檢查方式。
常見的骨質密度檢查方法詳解
DEXA 雙能量 X 光吸收儀
DEXA(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是目前最常用的骨質密度檢查方法,被視為診斷骨質疏鬆的黃金標準。其原理是透過兩種不同能量的X光穿透骨骼,測量骨骼對X光的吸收程度,從而計算出骨質密度。
檢查流程通常如下:患者平躺在檢查台上,儀器會掃描腰椎和髖部等關鍵部位,整個過程約需10-15分鐘,完全無痛且輻射劑量極低(約為胸部X光的十分之一)。
DEXA的優點包括:
- 準確性高,可檢測微小的骨質變化
- 檢查時間短,無需特殊準備
- 輻射劑量低,安全性高
然而,DEXA也有一些限制:
- 設備昂貴,檢查費用較高(香港私營機構約HK$800-1,500)
- 不適合孕婦或近期接受過鋇劑檢查者
- 對於脊椎嚴重變形或植入金屬物的患者可能影響結果
DEXA特別適合以下人群:
- 65歲以上女性及70歲以上男性
- 有骨折風險因素者(如長期使用類固醇、家族史)
- 已確診骨質疏鬆需追蹤治療效果者
QUS 定量超聲波檢查
QUS(Quantitative Ultrasound)是另一種常見的骨質密度檢查方法,通常測量腳跟部位的骨骼。其原理是利用超聲波在骨骼中的傳播速度與衰減程度來評估骨質狀況。 檢查骨質疏鬆費用
檢查流程:患者將腳放入儀器中,儀器會發射超聲波並測量其通過骨骼的狀況,整個過程約需5分鐘,完全無輻射且非侵入性。
QUS的優點:
- 無輻射,安全性極高
- 設備便攜,檢查費用較低(香港約HK$300-600)
- 檢查快速,適合大規模篩查
QUS的限制:
- 準確性略低於DEXA,不適合作為診斷依據
- 僅能測量周邊骨骼(如腳跟),無法評估脊椎和髖部
- 結果可能受皮膚厚度、溫度等因素影響
QUS適合以下情況:
- 初步篩查骨質疏鬆風險
- 孕婦或不宜接受X光檢查者
- 社區健康檢查或基層醫療使用
其他輔助檢查方式
除了DEXA和QUS外,還有一些輔助性的骨質密度檢查方法:
- 定量CT(QCT):可提供三維骨質密度數據,但輻射劑量較高且費用昂貴
- X光檢查:只能發現明顯的骨質流失,不適合作為早期診斷
- 生化標記物檢測:透過血液或尿液檢測骨代謝指標,輔助評估骨質流失速度
選擇合適的骨質密度檢查方法需考慮個人情況、檢查目的和預算。若您不確定該選擇哪種檢查,建議諮詢醫生或專業醫療人員。
檢查前的準備工作
為了確保骨質密度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檢查前需注意以下事項:
飲食與藥物注意事項
一般來說,骨質密度檢查不需要特別禁食,但檢查前24小時應避免:
- 攝取高鈣食物或補充劑(如鈣片),以免影響結果
- 服用含鋇或鉍的藥物(如某些胃藥),這些物質可能在體內殘留影響X光檢查
- 過量攝取咖啡因或酒精,這些物質可能影響骨代謝
如果您正在服用以下藥物,應提前告知醫護人員:
- 類固醇藥物(如prednisone)
- 甲狀腺激素
- 抗癲癇藥物
- 任何影響骨代謝的藥物
檢查當天穿著建議
檢查當天的穿著應注意:
- 穿著寬鬆舒適的衣物,避免有金屬鈕扣、拉鍊或裝飾
- 避免穿著連身衣或難以脫卸的服裝
- 不要佩戴金屬飾品,如項鍊、腰帶等
- 若進行DEXA檢查,可能需要更換檢查服
此外,檢查前應告知醫護人員以下情況:
- 近期接受過鋇劑檢查或CT掃描
- 懷孕或可能懷孕
- 體內有金屬植入物(如人工關節、心臟支架等)
- 脊椎嚴重變形或曾接受脊椎手術
檢查過程體驗分享
了解檢查過程可以幫助減輕焦慮,以下是不同檢查方法的實際體驗:
不同檢查方法的舒適度與時間
DEXA檢查:患者平躺在鋪有軟墊的檢查台上,儀器臂會緩慢移動掃描身體部位。過程中需保持靜止,醫護人員可能會使用軟墊調整姿勢以獲得最佳影像。檢查完全無痛,唯一的不適可能是檢查台較硬,躺久了會有點不舒服。
QUS檢查:只需將腳(通常是腳跟)放入儀器的凹槽中,儀器會自動進行測量。過程中可能會感覺到輕微的震動或壓力,但完全不會疼痛。檢查時間很短,通常5分鐘內即可完成。
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在檢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以下情況:
- 姿勢不適:特別是DEXA檢查需要保持特定姿勢一段時間,若感到不適可告知醫護人員稍作調整
- 焦慮緊張:尤其是首次接受檢查者,可事先了解檢查流程或攜伴陪同
- 結果異常:若初步檢查發現異常,醫生可能會建議進一步檢查或轉介專科
記住,骨質密度檢查是安全、無痛的常規檢查,配合醫護人員的指示就能順利完成。
如何正確解讀骨質密度報告
骨質密度檢查後,您會收到一份報告,主要包含以下指標:
T 值與 Z 值的含義
T值:將您的骨質密度與健康年輕成年人的平均值比較,標準差單位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診斷標準如下:
| T值範圍 | 診斷結果 |
|---|---|
| -1.0以上 | 正常 |
| -1.0至-2.5 | 骨質減少(osteopenia) |
| -2.5以下 | 骨質疏鬆 |
| -2.5以下且有骨折 | 嚴重骨質疏鬆 |
Z值:將您的骨質密度與同年齡、同性別人群的平均值比較,主要用於評估兒童、青少年或年輕成人。
正常值範圍與異常情況判斷
除了T值和Z值外,報告還可能包含:
- 骨質密度絕對值(g/cm²)
- 骨折風險評估(如FRAX分數)
- 與前次檢查的比較(如有)
若結果異常,醫生會綜合考慮以下因素評估風險:
- 年齡、性別、體重
- 個人骨折史
- 家族史
- 其他健康狀況和用藥情況
後續的治療與保健建議
根據檢查結果,醫生可能會建議:
- 生活方式調整:增加鈣和維生素D攝取、規律負重運動、戒煙限酒
- 藥物治療:如雙磷酸鹽類藥物、雌激素調節劑等
- 預防跌倒措施:改善居家環境、使用輔具、視力檢查等
- 定期追蹤:一般建議每1-2年複查一次,視情況調整
記住,骨質疏鬆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關鍵在於早期發現和積極管理。定期進行骨質密度檢查,特別是50歲以上或高風險人群,是維護骨骼健康的重要一環。
.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mfit,w_351,h_171/format,webp)

.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mfit,w_351,h_171/format,we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