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CT掃描顯影劑過敏怎麼辦?症狀、處理與預防指南

磁力共振掃描,電腦斷層掃描

一、顯影劑過敏是什麼?

顯影劑是醫學影像檢查中常用的輔助藥物,主要用於增強影像對比度,幫助醫生更清晰地觀察病變部位。在電腦斷層掃描(CT)和磁力共振掃描(MRI)中,顯影劑的使用尤為普遍。根據化學性質的不同,顯影劑可分為離子性與非離子性兩大類。離子性顯影劑的滲透壓較高,容易引發不良反應;而非離子性顯影劑的滲透壓接近人體血液,安全性較高,但價格也相對昂貴。

顯影劑過敏反應的本質是人體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的異常反應。當顯影劑進入體內後,免疫系統可能誤將其識別為有害物質,從而釋放組織胺等化學物質,引發一系列過敏症狀。這種反應與普通藥物過敏類似,但顯影劑過敏的發生率相對較低,約為1%~3%(根據香港醫管局統計數據)。

以下人群屬於顯影劑過敏的高風險群體:

  • 有顯影劑過敏史的患者
  • 患有哮喘或其他過敏性疾病(如蕁麻疹、濕疹)
  •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
  • 腎功能不全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沒有過敏史的人也可能在首次使用顯影劑時出現過敏反應,因此所有接受電腦斷層掃描磁力共振掃描的患者都應了解相關風險。

二、顯影劑過敏的症狀

顯影劑過敏的症狀可從輕微到嚴重不等,通常在接受顯影劑後幾分鐘至一小時內出現。根據嚴重程度,可分為以下三類:

1. 輕微過敏反應

這是最常見的過敏表現,約佔所有過敏反應的70%~80%。症狀包括:

  • 皮膚瘙癢,尤其是注射部位周圍
  • 局部或全身性紅疹
  • 蕁麻疹(風疹塊)
  • 輕微面部或嘴唇腫脹

這些症狀通常不會危及生命,但會讓患者感到不適。根據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的數據,約1.5%的患者在接受電腦斷層掃描後會出現這類輕微反應。

2. 中度過敏反應

這類反應較為嚴重,需要醫療人員立即介入處理。症狀包括:

  • 持續性噁心、嘔吐
  • 呼吸困難或喘息
  • 明顯胸悶或不適
  • 血壓輕度下降
  • 全身性蕁麻疹

中度反應約佔所有過敏病例的15%~20%,通常需要藥物治療才能緩解。

3. 嚴重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

這是最危險的情況,發生率約為0.04%~0.1%(香港瑪麗醫院數據),但可能危及生命。症狀包括:

  • 血壓急劇下降
  • 喉頭水腫導致呼吸困難
  • 意識喪失或昏迷
  • 心跳驟停

過敏性休克屬於醫療急症,需要立即搶救。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曾接受過多次磁力共振掃描電腦斷層掃描而無不良反應的患者,也可能突然出現嚴重過敏反應。

三、顯影劑過敏的處理

及時正確的處理對於控制過敏反應至關重要。醫療團隊應根據反應嚴重程度採取相應措施:

1. 立即停止注射顯影劑

一旦發現過敏症狀,應立即停止顯影劑注射。對於正在進行電腦斷層掃描的患者,技術人員會中止檢查程序。保留靜脈通路以備急救用藥。

2. 輕微過敏反應的處理

對於皮膚症狀為主的情況,通常給予口服抗組織胺藥物(如氯雷他定)即可緩解。局部冷敷也有助於減輕瘙癢和腫脹。患者應在醫療機構觀察至少30分鐘,確認症狀無惡化後方可離開。

3. 中度過敏反應的處理

這類情況需要更積極的治療:

  • 給予氧氣吸入,維持血氧飽和度
  • 肌肉注射抗組織胺藥物(如苯海拉明)
  • 靜脈注射類固醇(如氫化可的松)以減輕炎症反應
  • 密切監測生命體徵

根據香港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的指引,這類患者應留院觀察至少4-6小時。

4. 嚴重過敏反應的處理

過敏性休克的搶救措施包括:

  • 立即肌肉注射腎上腺素(0.3-0.5mg)
  • 建立靜脈輸液通路快速補液
  • 高流量氧氣吸入
  • 必要時進行氣管插管或心肺復甦
  • 轉入重症監護室繼續治療

根據國際指南,所有進行磁力共振掃描電腦斷層掃描的醫療機構都應配備完整的過敏急救設備和藥物。

四、如何預防顯影劑過敏

預防勝於治療,以下措施可有效降低顯影劑過敏風險:

1. 檢查前告知醫生過敏史

在接受任何影像檢查前,患者應詳細告知醫生:

  • 既往顯影劑過敏史
  • 其他藥物或食物過敏情況
  • 哮喘或其他過敏性疾病史
  • 甲狀腺或腎臟疾病史

這些信息有助於醫生評估風險並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案。

2. 預防性用藥

對於高風險患者,可在檢查前12小時和2小時分別給予:

  • 抗組織胺藥物(如西替利嗪)
  • 類固醇(如潑尼松)

這種預處理方案可將過敏反應風險降低60%~80%(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數據)。

3. 使用非離子性顯影劑

非離子性顯影劑的過敏發生率僅為離子性顯影劑的1/5~1/10。雖然價格較高(約貴2-3倍),但安全性明顯提升。香港公立醫院目前已普遍採用非離子性顯影劑進行電腦斷層掃描

4. 過敏測試

對於極高風險患者,可考慮進行:

  • 皮膚點刺試驗
  • 皮內試驗
  • 小劑量激發試驗

但需注意,這些測試本身也可能引發過敏反應,應在具備急救條件的醫療機構進行。

五、積極預防,及時處理,確保CT掃描安全

顯影劑過敏雖然可能帶來風險,但通過充分的預防措施和及時的處理,絕大多數患者都能安全完成電腦斷層掃描磁力共振掃描。關鍵在於:

  • 醫患充分溝通,全面評估風險
  • 選擇合適的顯影劑類型
  • 高風險患者做好預防用藥
  • 醫療機構配備完善的急救設備

隨著醫學進步,新型顯影劑的安全性不斷提高。香港醫療界也在持續更新相關指南,確保患者在接受必要影像檢查的同時,將過敏風險降至最低。記住,任何醫療決策都應建立在充分了解風險和益處的基礎上,與您的醫生保持良好溝通是確保檢查安全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