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CT掃描儀簡介
1. 什麼是CT掃描?
CT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電腦斷層掃描)是一種結合X光與電腦技術的醫學影像診斷工具,能夠生成人體內部結構的橫斷面圖像。與傳統X光相比,CT掃描提供更高解析度的三維影像,幫助醫生更準確地診斷疾病。例如,ct coronary angiography contrast收費在香港公立醫院約為港幣5,000至8,000元,私立醫院則可能高達15,000元,具體價格取決於使用的對比劑類型與掃描範圍。
2. CT掃描的歷史發展
CT技術起源於1970年代,由英國工程師Godfrey Hounsfield與南非物理學家Allan Cormack共同研發,並於1972年首次應用於臨床。早期的CT掃描儀僅能進行頭部掃描,且成像時間長達數小時。隨著技術進步,現代ct machine已實現全身掃描,並在數秒內完成高精度成像。香港目前引進的多為64排以上螺旋CT,部分私立醫院更配備了256排或320排高端機型。
3. CT掃描儀的基本原理
CT掃描儀主要由X光發射器、探測器與旋轉機架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
- X光管繞患者身體旋轉發射窄束X射線
- 對側探測器接收穿透人體的X光並轉換為電信號
- 電腦將數據重建為橫斷面圖像(通常厚度1-10毫米)
現代ct scan技術已能實現0.5毫米以下層厚,對微小病變的檢測能力大幅提升。
二、CT掃描儀的種類與應用
1. 單排螺旋CT
單排螺旋CT為早期機型,探測器僅單排排列,每次旋轉獲取一層圖像。其優點是成本較低,適合基礎檢查需求,但掃描速度慢(腹部掃描約需30秒),現已逐步被淘汰。香港部分基層診所仍保留此類設備用於簡單篩查。
2. 多排螺旋CT
多排螺旋CT(MDCT)探測器呈多排陣列排列,目前主流機型包括:
| 機型 | 探測器排數 | 應用場景 |
|---|---|---|
| 16排 | 16 | 常規體檢、急診 |
| 64排 | 64 | 心臟血管成像、腫瘤評估 |
| 256排 | 256 | 全器官灌注研究 |
香港養和醫院引進的640層CT可在0.25秒完成心臟掃描,大幅降低運動偽影。
3. 錐形束CT(CBCT)
CBCT採用錐形X光束與平板探測器,主要用於牙科與骨科領域。其特點是輻射劑量低(約為傳統CT的1/10),但軟組織對比度較差。香港大學牙醫學院近年引入CBCT系統,用於種植牙規劃與顎面畸形診斷。
4. CT在醫學診斷中的應用
CT掃描已成為現代醫學不可或缺的工具:
- 腦部:中風診斷(缺血性中風6小時內可發現)、顱內出血評估
- 胸部:肺癌篩查(香港衛生署建議高風險族群每年低劑量CT)、肺栓塞診斷
- 腹部:肝癌分期、腎結石定位、腸梗阻評估
- 骨骼:複雜骨折三維重建、骨腫瘤浸潤範圍判定
三、CT掃描的優缺點
1. CT掃描的優點
CT掃描的核心優勢包括:
- 快速:急診腦部CT可在5分鐘內完成,對創傷患者至關重要
- 精確:空間分辨率達0.3mm,可區分密度差異僅0.5%的組織
- 廣泛應用:從癌症分期到導航手術均需CT影像支持
香港瑪麗醫院研究顯示,多排CT使急性闌尾炎診斷準確率從75%提升至98%。
2. CT掃描的缺點
主要限制因素為:
- 輻射暴露:一次腹部CT劑量約10mSv(相當於3年自然背景輻射)
- 對比劑風險:碘對比劑可能引發過敏反應(發生率約3%)或腎功能損害
香港放射科醫學會建議,非必要情況下兒童應避免重複CT檢查。
四、CT掃描前的準備與注意事項
1. 掃描前飲食限制
根據檢查部位不同,需空腹4-6小時(腹部CT)或僅限制高纖食物(頭頸部CT)。香港聖保祿醫院指引特別要求:
- 含對比劑檢查:檢查前2小時禁食
- 糖尿病患:需調整胰島素用量以防低血糖
2. 告知醫生過敏史
需主動說明以下病史:
- 碘過敏(海鮮過敏者風險增加2倍)
- 氣喘(對比劑反應風險提高50%)
- 腎功能不全(eGFR
3. 去除金屬物品
所有金屬飾品必須取下,否則可能產生:
- 放射狀偽影(影響診斷準確性)
- 局部熱效應(罕見但可能造成皮膚灼傷)
4. 懷孕婦女的注意事項
除非危及生命,孕婦應避免CT檢查。香港婦產科學院指出:
- 妊娠早期(
- 必要時優先選擇MRI或超聲波
- 若必須進行,應使用鉛裙保護腹部
五、CT掃描的未來發展趨勢
1. 低劑量CT技術
新一代迭代重建算法(如ASIR-V)可將輻射劑量降低80%。香港中文大學研發的深度學習模型,能在保持圖像質量下進一步減少50%劑量,特別適用於兒童與篩查項目。
2. 人工智能在CT影像中的應用
AI技術已實現:
- 自動標註病灶(肺結節識別準確率達95%)
- 急診優先排序(顱內出血AI警示系統)
- 預測模型(CT影像組學預測化療效果)
3. 新一代CT掃描儀的研發
前沿技術包括:
- 光子計數CT:能區分多種對比劑,提升腫瘤顯影
- 移動式CT:香港消防處試用車載CT於災難現場
- 混合系統:PET-CT已廣泛應用於癌症分期
隨著技術進步,ct coronary angiography contrast收費有望因效率提升而降低,使更多患者受益於精準影像診斷。










